【清明快讯】北京市委社工委市民政局领导到潮白陵园督导检查;贵阳举行2021年首场节地生态葬安葬仪式;延安仙鹤岭举办讲述会活动
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领导到潮白陵园
督导检查清明节群众祭扫服务保障工作
清明节前,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中心党委书记许伟、社会事务管理处处长陈谊带队来到潮白陵园,督导检查清明节群众祭扫服务保障工作。顺义区委社会工委委员、区民政局副局长殷万军、殡葬管理所所长李凤英、潮白陵园书记王凤云陪同。
领导一行首先来到陵园东大门,检查了门口警戒带、一米线、红外测温仪、核验通道的设置情况,现场询问了工作人员祭扫家属的预约情况;随后来到了鲜花销售点、检查祭祀用品是否明码标价、是否销售封建迷信丧葬用品等;最后重点查看了园内的整体环境、设备设施、车辆疏导等情况,听取陵园书记对清明祭扫服务工作情况的汇报。市领导充分肯定了潮白陵园作为窗口服务单位所做的努力,对清明祭扫接待工作表示肯定。
检查后,领导提出四点要求:一是清明节期间要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,坚守安全和环保两条底线,确保清明祭扫服务工作文明、有序。二是做好疫情防控和殡葬服务保障工作,严格落实人员登记、佩戴口罩、通风消毒等措施,合理控制人员密度,防止人群过度聚集,引导家属有序祭扫。三是提高服务水平,加大宣传力度,倡导殡葬新风,为家属提供便民惠民措施,以耐心、优质的服务对待前来祭扫的家属。
(北京潮白陵园投稿)
贵阳举行2021年首场节地生态葬安葬仪式
清明节前,为推进民政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的《关于推进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》,由贵阳市民政局指导,贵阳凤凰山公墓主办,南明区民政局协办的“绿色文明、节地生态、移风易俗、弘扬新风”2021年节地生态安葬仪式在贵阳凤凰山公墓举办,此次活动共有来自贵阳市各区域的17位逝者家属帮亲人选择节地生态草坪葬,活动整个流程环环相扣,简洁明了,通过开展“互联网+”绿色殡葬的尝试,让每个节地生态葬墓位前还有铜牌制作的二维码,输入姓名、生卒年月等相关信息,扫码可以进入网上纪念馆,家属可以通过放置照片、网上祭奠这些手段,来选择更多样化的便捷祭扫方式。截至目前,贵阳凤凰山公墓中共有1651位逝者选用(花坛葬、树葬、草坪葬、壁葬等)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安息于此,同时为积极推行节地生态葬,公墓每年也会为广大市民免费提供花坛葬和草坪葬。
(贵阳凤凰山公墓投稿)
延安仙鹤岭举办“讲述生命故事
传递生命价值点”讲述会
4月1日上午,由延安市妇女联合会主办的“讲述生命故事 传递生命价值点”讲述会在延安仙鹤岭举行。讲述会上,有8位来自各个行业的讲述者,他们讲述同事好友的故事,讲述因公牺牲安葬在延安仙鹤岭的英雄模范,以及老红军的故事。本次活动现场,同时开通抖音、快手直播间以及全程摄像,活动上传腾讯、优酷视频,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。
据了解,仙鹤岭用近20年时间打造文化陵园,建设四大公益性园区,2005年为了表达对老一辈革命先烈的怀念及崇敬,建成专门用于安葬老红军忠骨遗骸的红军苑,现已免费安葬了178位老红军,并于2020年6月出资出地建设八路军园。2009年,用46亩地,无偿出资建设北京知青园,已免费安葬近百位已故北京知青。2008年建设了名人苑,为著名作家路遥和延安大学终身教授布里几德克阿,为作家史铁生先生建立“微笑的轮椅”纪念雕塑、以及人民记者冯森龄建艺术雕塑。
(延安仙鹤岭投稿)
近日,庆元县民政局组织开展“免费发放苗木、倡导绿色祭扫、守护绿水青山”活动。据悉,此次共调运了桧柏、红叶石楠等适宜坟墓植树绿化的树苗8500余棵,免费发放给群众。
下一步,该县民政局还将计划在县城社会公墓等地组织举办“鲜花换纸钱,文明寄哀思”活动,引导群众摒弃上坟烧纸、烧香等传统祭奠方式,倡导鲜花、植树等绿色文明祭祀方式,守护绿水青山。